近日,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至此,《中國制造2025》的“1+X”規劃體系全部發布。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建設制造強國,與歐美大國搶占未來制造業高地,關鍵要有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制造業人才隊伍。”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大連海事大學校長孫玉清一針見血。而儀器儀表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載體人才 其人才培養尤為重要。
儀器儀表專業發展情況
建國初期人才 應一批大型骨干工業企業和國防工業對儀器儀表類專門人才的大量需求儀表,天津大學、浙江大學率先籌建了“精密機械儀器專業”和“光學儀器專業”儀表,并逐漸形成體系。1958年儀表,又有國內若干著名高校,如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都相繼籌建儀器儀表類專業。
源于較大的社會需求,儀器儀表專業發展速度空前,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其辦學規模大約翻了兩番。
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各行各業都在飛速發展,儀器儀表專業發展逐漸受限。目前,我國儀器儀表人才面臨著結構性過剩與短缺并存的狀況,受社會地位和待遇整體較低、發展前景不暢等因素影響,維修工等技術人才十分緊缺。
高端技術人才需求量大
受國家政策以及資金的大力扶持,我國儀器儀表產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與此同時,高端技術人才緊缺的狀況更為顯著。
比如在我國重要的儀器儀表基地——重慶,某儀器儀表公司招聘主管稱,經過金融危機期的調整,公司對機械制造類人才需求猛增,但無人問津。正在尋求轉型升級的儀器儀表行業,面臨人才斷層瓶頸。儀器儀表行業人才供需成了制約行業發展、轉型、創新比較緊迫的問題。
“中國制造大而不強,核心是創新能力不強,實質是人才不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表示。
政策推動 促進人才培養
此次《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的發布,旨在加快推進我國的人才結構適應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重大變革,人才成長的政策環境適應制造技術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的迫切需求,將激發高素質勞動者“新人口紅利”,為推進中國制造轉型升級提供根本動力。
《指南》中提出,加快實現產業和教育深度融合,鼓勵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學校的培養,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積累大量的工作經驗和技能,在此基礎上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企業與學校合作是促進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能夠提升在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為企業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
此外,《指南》中還提出推進制造業人才供給結構改革,促進學科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同步;提升與先進制造業相適應的關鍵能力和素質,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注重創新能力培養;加強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培養技術技能緊缺人才;建設高水平的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優化制造業人才發展環境等重點任務。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在如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高端技術人才尤為重要。相信隨著相關政策的發布,能夠改變儀器儀表行業人才發展現狀。當然,培養一批優秀的儀器儀表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努力,持續推進人才培養。期待儀器儀表行業能夠涌現更多高素質人才,推動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