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突然收到福特汽車公司負責智能車研發的資深科學家菲勒博士的郵件,詢問中國政府7月底剛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簡稱《通知》)的情況。菲勒說中國動作太快了,政府正式發文規劃人工智能的發展,恐怕這是全世界第一個,他非常希望在無人車等領域與中國合作。
3天后人工智能 我又收到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領域泰斗尼爾森的電話人工智能 聊一樣的事。改革開放之初曾訪華的他感嘆:過去到中國才知道研究的落后,按現在的趨勢下去,不去中國就該不知道研究之快和理念之新了。
這份人工智能規劃文件讓一些人感到“突兀”。一個重要原因是其發文規格:國發[2017]35號文件。國發文件是所有政府機關都要看的定調文件規劃,這體現了國家對人工智能和智能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另一個讓一些人感到“突兀”的原因規劃,是去年頒布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的“科技創新2030”計劃。該計劃所列6個重大科技項目和9個重大工程項目里面規劃,并沒有直接關于人工智能的項目,為何時隔一年又以國發文件來強調呢?
實際上,當前世界的軍事科技和產業發展都表明,人工智能和智能技術是這15個重要科技工程項目的共性基礎和共性技術。
從互聯網+、“雙創”,到大數據互聯網金融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到網絡安全、金融安全和“一帶一路”倡議,既促進了人工智能等智能科技的快速發展,又對智能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了智能科技和智能社會的順利有序構造。近5年來,中國機器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智能科技和智能產業蓬勃發展,就是這些政策和措施有效性的證明。就目前發展情況看,我們必須盡快從“互聯網+”轉向“人工智能+”,否則許多創新都將無法落地。
大力培育面向智能科技主動思考并積極行動的人才,是實現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第一要務。在當前中國的教育體制之下,如何在中小學植入智能創新基礎教育,如何在大學教育中面向智能科技改革現有教學方法和學科布局,以及將智能科學與技術列為一級學科,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面向全社會科普也是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一項重要任務。所謂人工智能威脅人類,智能技術將使人類失去工作、成為“無用階級"的觀點,本質上都是偽命題。今天,我們的就業幾乎全部依賴于機器,而我們卻生活得更好。應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90%以上的工作將源自人工智能和智能技術,但我們仍是技術的主人。
機器帶來的工業革命使我們成為“無產階級”,這是社會的進步;人工智能可能會使我們進一步成為“無用階級”,則更是社會的進步。正如400年前徐光啟翻譯當時被認為是無用的《幾何原本》時所感慨的:無用之用,眾用之基!實際上,穩定、規模化“無用階級”的形成,將是智能產業和智能社會的特征與保障。
在談到抓住機會時,很多人喜歡用“彎道超車”這個詞。然而通常情況下,為了安全,在彎道處應該慢下來而不是去超車。而且,一個十三多億人口的大國,“彎道超車”的場面一定很壯觀,容易令外人感到不安。《規劃》打破了跟在別人后面跟蹤追趕的慣性思維,為我們在智能科技方面“平行直道超車”指明方向。(作者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